校勘說明
一、 《老子·德道經》帛書甲本,不僅是一部哲學巨著,而且是一部修真學的專著。是一部迄今所見《老子》版本中,修真學內容最 爲 突出和完整的版本,是最接近老子原著本義的珍貴版本,堪稱是一部修真學的教科書。 本次《老子·德道經》帛書本的校勘,爲 了 盡可能恢復老子演創《德道經》之本義,自始至終由太上脈系當代傳人熊春錦先生親自主理,並親自圈定。
這項工作 , 是在新的特定的歷史時空中,在帛書本和楚簡本《老子·德道經》發掘的前提下, 再 加上眾多集約因素的作用,使其得到了比較圓滿地完成。她的完成,必將在探索《老子·德道經》的征程上翻開完全嶄新的一頁。
二、本次校勘,因 爲 帛書《老子·德道經》甲本 中 ,充滿道家修真學之真義,隱含完整的修真理論方法訣竅,故以甲本爲主要依據,並且同時參考乙本、通行本和楚簡本。
採用甲本詞句時,註明乙本及通行本等相應詞句 ; 採用乙本或通行本等的詞句時,註明甲本相應詞句。以利讀者鑒別區別修真學之義與常道之義。
楚簡本,因僅有不足兩千字,且排列順序與帛書本差異較大,僅在有疑難處作以訂校之用。
三、帛書《老子》與通行本在編排上不同 。 帛書本 “ 德經 ” 在前, “ 道經 ” 在後 ; 而通行本則反之。
且通行本第四十章與四十一章次序顛倒,第八十章、八十一章在第六十七章之前,第二十四章在第二十二章之前。此次完全恢復帛書本原章序,並 同時 用數字碼註明通行本之章序。
經名命爲《老子·德道經》,以合由德而道之理。並兼顧《老子》原名。
另爲突出每章之重點,根據前人所註及今重新勘校後的章義加了章題,以示提綱挈領,並且方便誦讀、記憶與查閱。
四、文中引用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整理的帛書《老子》甲本,簡稱 “ 馬王甲本 ” ;《藏外道書老子甲本釋文》,簡稱 “ 道藏甲本 ” 。兩種本相同處,則稱甲本。
《馬王堆漢墓帛書》整理小組整理的帛書《老子》乙本,簡稱“馬王乙本”;《藏外道書老子乙本釋文》,簡稱“道藏乙本”。兩 種 本相同處,稱乙本。
甲乙本相同時,稱爲帛書。
郭店楚墓出土的《竹簡本》 , 簡稱 “ 楚簡本 ” 。
五、古文中多用通假及異體字 。特別是古老的修真學中,采用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較 爲 普遍,這類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,蘊藏著法理、法訣,極其珍貴。甲本中保存較完整,乙本、楚簡本、通行本都出現明顯的逐步流失,對甲本中的這些修真學異構漢字,我們全部保留,以利修真者從中以理解法,觸類旁通。
本次校勘本 , 堅持 盡可能準確反應帛書 甲本 《老子》的原貌, 既不丟失其修真學的內涵, 又不泥於古 而使人難以解讀。
對於 依據充分 , 或者原用字 的 今義發生重大變化 ,繼續 用之容易産生歧義 之字 ,則改用現在之代用字 : 如“胃”,通“謂”,均以“謂”代之。但在注釋中另行加注說明“胃”字的修真學意義,方便修真者結合正文思悟。
對於帛書甲本中大量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, 一般情況下 堅持盡量使用 其原 字 形,以防本末倒置 : 如 “ 霝 ” 與“靈”; “祭”與“然” 等等,盡量突出老子修真學的原意。對小部分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,凡未在正文中列入的,均在注釋中進行標注。以利修真者閱讀和研究時有所憑藉。
六、帛書甲乙本 中的 “無”字 ,全部使 用 的是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 “无”,爲保持帛書原貌,故仍 然全 用“无” 字 。
“ 其 ” ,帛書中多用其異體“亓”,亦有用“其”處。使用“亓”處一般都藏有修真學之意,請修真者注意體悟。
“謂”,帛書用通假字“胃”。書中采用謂,注釋中附說明。
帛書中“弗”,通行本均作“不”。未根據通行本進行修改。
“形”,帛書作“刑”。書中未一一作出標注說明。但刑字的義更廣一些,修 真學 讀者可注意這一特點而解讀。
“谷”,帛書本作“浴”。浴字象意修真內容 更準確 ,書中用浴不用穀。
“恆” , 通行本皆作“常”,其爲避漢文帝諱改。
上述字 , 在文中不 再 一一註出。
七、通假異體字 , 凡屬一般流行字典可查到者,未註明出處 ; 偏難之字 , 皆註出處。
凡無法查證的 , 不作通假異體註,僅說明與通行本及乙本不同處 ,並標注出 爲 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 。
八、註文中附有註音和繁簡對照,包括註文中引用的偏難繁體字。
九、本次《老子·德道經》的校勘,眾多同仁付出了辛勤的勞動,在此向所有參與此工作的同仁致以深深的敬意!